孤沙锥鸟叫声音好听吗?孤沙锥的鸟声怎么样
孤沙锥的声音十分好听的。孤沙锥是丘鹬科和沙锥属的鸟类,叫声非常清脆,听着不仅悦耳还赏心,所以很多人喜欢孤沙锥的鸟叫声的。
关于孤沙锥的鸟叫声,鸟基吧网站上有免费试听的,进入本站首页搜索一下《孤沙锥》即可在线试听。
孤沙锥英文名:Solitary Snipe
纲目科属:鹳形目 / Ciconllformes丘鹬科 / Scolopacidae沙锥属 / Gallinago Solitaria
描述:体略大(29厘米)的深暗色沙锥。
比林沙锥体型为小,色较暗,斑纹较细。
头顶两侧缺少近黑色条纹,嘴基灰色较深。
飞行时脚不伸出于尾后。
比扇尾沙锥、大沙锥或针尾沙锥色暗,黄色较少,脸上条纹偏白而非皮黄色。
肩胛具白色羽缘,胸浅姜棕色,腹部具白及红褐色横纹,下翼或次级飞羽后缘无白色。
亚种japonica比澳南沙锥的嘴长而细,色也较浅。
虹膜-褐色;嘴-橄榄褐色,嘴端色深;脚-橄榄色。
叫声:被赶时作粗哑的特有叫声pench,似扇尾沙锥但音较深沉粗哑;炫耀时发出chok-achock-a 叫声。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及中亚的山地。
越冬从巴基斯坦至日本及堪察加半岛的山麓地带。
分布状况:罕见于泥塘、沼泽及稻田。
亚种solitaria繁殖于新疆西部的天山、青藏高原东缘的喜马拉雅山脉至四川西北部、青海及甘肃西部。
越冬于新疆西部的喀什地区、西藏东南部及云南。
亚种japonica繁殖于东北各省,越冬在长江流域及广东。
习性:性孤僻。
飞行较扇尾沙锥缓慢,但也作锯齿状盘旋飞行。
世界原产地:孟加拉国、不丹、中国、印度、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日本、哈萨克斯坦、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韩国、吉尔吉斯斯坦、蒙古、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俄罗斯联邦(中亚区,东亚区)、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游荡:阿富汗和沙特阿拉伯。
中国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和吉林省。
越冬或迁徙于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湖南、四川、西藏南部、云南、江苏、广东和香港。
孤沙锥头顶黑褐色,具一条白色中央冠纹和具淡栗色斑点。
头侧和颈侧白色,具暗褐色斑点。
从嘴基到眼有一条黑褐色纵纹;眉纹白色。
后颈栗色,具黑色和白色斑点,翕黑褐色,具白色斑点。
肩外缘白色。
上体黑褐色,满杂以白色和栗色斑纹和横斑,背部横斑较窄。
腰具窄的栗色横斑;尾上覆羽淡栗色,到尖端逐渐变为灰色。
尾较圆,由18枚尾羽组成,3对中央尾羽黑色,具棕色或淡栗色亚端斑和皮黄白色端斑,其间有一细的黑线将二者隔开。
外侧尾羽较窄狭,最外侧两对仅2-3毫米宽,邻近两对约6毫米宽,基部黑褐色,羽端皮黄白色或白色,具黑白相间横斑。
外侧尾羽窄而短。
翅上覆羽栗色,具黑褐色横斑和白色羽端。
初级覆羽和飞羽深灰褐色,具灰白色尖端。
头两枚初级飞羽具窄的白色羽缘。
颏、喉白色。
前颈和上胸栗褐色,具细的白色斑纹,下胸具淡色横斑。
两胁具黑褐色横斑;其余下体白色。
翅下覆羽和腋羽具窄的黑褐色和白色相间横斑。
虹膜黑褐色。
嘴铅绿色,尖端黑色,下嘴基部黄绿色,脚和趾黄绿色。
大小量度:体重♂130-148克,♀126-159克;体长♂302-318毫米,♀265-310毫米;嘴峰♂70-76毫米,♀69-73毫米;翅♂157-170毫米,♀155-165毫米;尾♂73-75毫米,♀70-72毫米;跗蹠♂31-33毫米,♀31-35毫米。
主要为留鸟,部分迁徙。
春季于3-4月,秋季于9-10迁徙。
部分冬季迁徙到伊朗、缅甸、印度和日本。
常单独活动,也不与其他鹬类和其他沙锥为伍。
有干扰时常常蹲伏于地上,危急时也起飞。
但飞行慢而笨重,常常飞不多远又急速落下。
多黄昏和晚上活动。
在长白山可沿溪流活动到海拔1800米的森林上缘地区。
在喜马拉雅山甚致到达5000米的高山地带活动。
主要以昆虫、昆虫幼虫、蠕虫、软体动物、甲壳类等无脊椎动物为食。
也吃部分植物种子。
- 上一篇:黑鸟隐身吗
- 下一篇:黑鸟进家里是好事坏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