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基吧 niaojiba.com

男子离婚后发现儿子变侄子,儿子不听父母的话怎么办

本文已帮助了441734人

  从头条热榜看到,江西一男子离异后发现儿子非亲生,索要此前赠予房产,前妻却称孩子是其弟弟的,引发关注。

  【@文金发律师 说法】

  1.天下之大,无奇不有,现实生活中有些真实故事比小说还有离奇和精彩。哥哥嫂子离婚,哥哥的“儿子”变侄子,小叔子离婚,向嫂子承诺不复婚,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演。

  2.夫妻离婚的时候对财产作出了约定,今后还能够反悔吗?

  根据法律的规定,夫妻离婚以后,不论当时是协议离婚的还是诉讼方式离婚,针对是否离婚这一点是不可以再反悔的。

  但对未成年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等协议内容,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时候还是可以推倒重来的。这些条件比如说离婚以后,一方有证据证明其当时签订离婚协议存在意思表示不真实,比如受到胁迫、重大的误解、协议内容显示公平等。

  这个案件中,哥哥与嫂子当初离婚的时候,是基于儿子系亲生这一前提,才约定将房屋赠予儿子。此后发现了儿子非亲生,这种情况在法律上属于重大误解,对哥哥来说,如果按原来协议执行,也显示公平。因此哥哥可以要求撤销协议。

  3.一方发现儿子非亲生,在法律上可以主张什么权利?

  与他人婚外生子的一方,显然是存在严重过错的,根据此前的婚姻法以及现在的民法典,在这种情况下,无过错方可以要求过错方给予损害赔偿,此外因为不是非亲生,那么,在此前无过错一方为了抚养小孩所付出和负担过的费用,自然也应当给予返还。

  只是关于损害赔偿以及返还抚养费的具体金额,在法律上并没有一个客观固定的标准。一般由裁判者根据当地的生活水平、当事人的过错程度、当事人的经济条件等等情况,酌情认定。

  我们去年刚好作为女方代理人代理过类似的真实案例,在那个案例中,男方发现11岁的儿子非亲生诉讼离婚,针对这一个情节,经过一审和二审法院判决,最后法院酌情判决女方赔偿男方精神损害抚慰金2万元,返还男方支付的抚养费15万元。但是,对于全部300余万的家产,由夫妻双方平均分割。当然我们代理的这个案件还是有一些特殊的地方,并不完全相同。

  “孩子是你弟弟的!”江西发生了一件奇葩事。男子与妻子因感情不和协议离婚,并将房子赠与给儿子。离婚后,男子发现儿子越长越不像自己,于是带儿子去做亲子鉴定,结果显示“非亲生”。男子怒不可遏,于是一纸诉状将前妻告诉法庭,要求撤销离婚协议中的房产赠与。

  可在法庭调解中,前妻的话却令人大跌眼镜!“孩子是你弟弟的,也是你们家的根!”

  事后,男子质问弟弟,而弟弟也坦然承认了一切。目前,因为此事男子弟弟也离了婚,男子弟弟表示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愿意承担30万元抚养费用及教育费,还向男子前妻承诺不会复婚。

  [安律说法]

  儿子变侄子,爸爸成了伯伯,这家人的关系也够乱的!下面我们看一下本案中涉及的几个法律关系。

  第一、离婚后发现儿子非亲生,能不能要求撤销赠与?

  答案是肯定的!男子将房屋赠与给儿子,是基于“亲生”这层关系所在。而男子妻子故意隐瞒儿子是非亲生的事实,导致男子做出错误的意思表示,将房产赠与给“侄子”,这其实对于男子而言,就是“欺诈”。

  而根据《民法典》第148条的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是意识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换句话说,男子有权要求撤销离婚协议中对“侄子”的房产赠与行为。

  第二、除了要求撤销赠与,男子还可以采取获得哪些补偿?

  我们知道妻子婚内出轨的,无过错方的丈夫依据《民法典》第1091条的规定,可以要求与妻子离婚并向妻子索要精神损害赔偿。

  应当注意的是,如果像男子这样,在离婚后发现妻子出轨,男子仍有向妻子索赔的权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89条对此有明确的规定,即当事人在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手续后,以民法典第1091条规定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损害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但当事人在协议离婚时已经明确表示放弃该项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还应当注意的是,在《民法典》实施以前,该项权利必须在办理离婚登记手续一年内提出,现在《民法典》实施后已经删除了此限制。

  第三、除了向妻子索要赔偿外,男子为“侄子”的付出,本质上还属于“不当得利”行为。

  换句话说,男子依法还有权要求“侄子”返回抚养费等投入,而因“侄子”是未成年的,男子还可以直接要求其亲生父母,即男子的妻子和弟弟返还。

  最后,男子弟弟愿意承担孩子的抚养费是应该的,但是向男子前妻承诺不会和自己前妻复婚,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一家人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真要是弟弟和哥哥前妻结了婚,那还真应了那句话,“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儿子不听父母的话怎么办

  一、孩子不听话如何教育

  孩子不听话,总有些内在的特殊原因,此时父母就注意观察分析,找对原因。对孩子要细心观察,耐心诱导,坚决不能双方对持。要明确你的规定,但要保证孩子知道这些规定是什么。

  转移孩子注意力

  小孩子到一定年龄,都要经历逆返心理时期,大人说怎样,他偏不怎样,这就是不听话.遇到这样的孩子,要耐心说服,说服半天也不管用,就不妨将事情搁下来,做点别的,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这样过一会儿,再去引导说服孩子,也许效果就好多了。

  找出原因对症下药

  孩子不听话,总有些内在的特殊原因,此时父母就注意观察分析,找对原因。比如说,孩子心里不了什么委屈,心里不痛快,又说不出来,无法释怀,就借机向父母发泄,事事和父母对着干。这时候就要想办法让孩子将内心委屈释放出来。再比如,孩子生了病,身体不舒服,心里难受,但大人没有发现,还按照常规来对待孩子,孩子就会特别的“犟”。

  总之,对孩子要细心观察,耐心诱导,坚决不能双方对持,这样下去要么就是大人终究犟不过孩子,最后听了孩子的,助长了孩子的凡事不满意就闹下去的坏脾气;要么就是父母忍不住打孩子,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

  给宝宝制定一定的规则

  要明确你的规定,但要保证孩子知道这些规定是什么。清楚地告诉他:“我们不能打人。如果你生气了,要告诉明明,你想把玩具要回来。”或者“别忘了,在停车场一定要拉着妈妈的手。”

  如果你的孩子服从这些规则时有问题(每个孩子都如此),那就再想办法。比如,如果他因为感觉自己受到冷落而打了妹妹,那么就让他帮忙给妹妹喂饭或洗澡,然后为他安排一个可以和你单独在一起的特别时段。如果他因为怕黑而从床上溜下来,那就在他的床头柜上放一把手电筒好了。

  二、孩子不听话的原因

  1、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

  宝宝两岁以后,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活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有所提高,加上他开始意识到了“我”的力量,因而什么事都想参与,但这种表现往往与你的规范相抵触。如果你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他身上,他就会反抗,进而产生挫折感,时间一长就变得越来越“不听话”。

  2、宝宝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

  宝宝好奇心强,对什么都要摸摸碰碰。如果你不理解这种好奇的探索心理,认为宝宝是在胡闹、调皮而限制他的行动,甚至训斥、打骂他,很容易引起宝宝不满,“不听话”就由此而生了。

  3、宝宝的运动能力发展了

  随着体格的快速发展,宝宝的身体活动能力逐渐成熟,异常渴望扩大自己的独立活动空间,因此不断地去独立尝试做新的事情。这时,很多妈妈对宝宝的行为会加以阻拦和限制,使宝宝产生不满情绪,自然就跟妈妈对着干了,所以“不听话”。

  三、孩子不听话能打吗

  虽然体罚孩子有许多负面的影响,但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也有不得不打的时候,有时候,一时气不过打了不听话的孩子,也是许多父母经常会出现的情形。家长们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尽量控制自己不打孩子,用自然后果惩罚孩子。

  1、尽量控制自己不打孩子

  不打孩子应该是一个理想的状态。

  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不要急于打孩子,因为冲动地打孩子,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这时候,你可以向孩子说出自己此刻的感受,让孩子知道你对他刚才行为的不满。比如,告诉孩子“我现在心情不好!”“你这样做我很不满意!”“我不喜欢你这样没礼貌!”“你的表现很让我伤心!”等。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有助于平静自己的情绪,也有助于让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来想问题,从而促进孩子的反思。

  2、用自然后果惩罚孩子

  孩子犯了错,无须过多批评,让孩子自己承受行为的过失或者错误造成的后果。对于年幼的孩子,家长还可以告诉孩子修正错误的具体方法,指导孩子自己去弥补错误。比如,牛奶打翻了,就不能喝牛奶了。同时,孩子还需要自己来清理桌子上的牛奶。

  这样不但让孩子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可能导致什么结果,也能够让孩子在承担后果的过程当中产生悔改的想法,有利于避免孩子再犯同类错误。

  3、用间接的方式惩罚孩子

  如果孩子的过错不大,家长可以对孩子已经发生的错误不过分追究,而是通过给孩子使个眼色、对他的行动加以限制、扣留他喜欢的东西、限制他*的时间等间接惩罚的手段与方式,让孩子记住这次教训。比如,玩具不收拾好,就取消看动画片的时间。

  当然,父母最好还要对孩子以后的行为提出明确的要求,孩子应该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或标准,表明对孩子下次行为的期望。比如,如果每次主动把玩具收拾好,可以增加看动画片的时间。

  4、打孩子时不要情绪化

  如果出现了不得不打孩子的情况,比如,在多次劝告无效的情况下,孩子依然不停闹腾而影响到了自身的安全、周围人和周围的环境时,父母首先要稳定自己的情绪,冷静面对孩子的问题。因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打孩子,不仅不能指出孩子的错误,还会让孩子感到难堪,从而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这时候的孩子,因为着眼点在父母激烈的情绪上,往往不会认为自己有错了,只会觉得自己是个坏孩子。

  5、让孩子明白自己被打的原因

  在迫不得已要打孩子的时候,父母要把打孩子当成一种教育的仪式,一定要明确告诉孩子,他为什么会挨打,这次要打几下,下次再犯错误要如何处理等。

  打的时候不要太重,也不要以打孩子来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抬手就打孩子。

  打完孩子后,一定要哄哄孩子,让孩子明白,打了他,爸爸妈妈也很伤心。最重要的是,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即使他错了,爸爸妈妈还是爱他的。打他只是为了让他记住,下次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四、处理孩子不听话的妙招

  1.友善——如果你在对孩子说话的时候使用正常的音调与和蔼的态度的话,孩子会更有可能认真地听你说。不要以不耐烦、甚至是命令的口气,这一点年轻的妈妈们有时控制不好,孩子也许会听你于一时,但很快就会转化为内心的抵触,在心中垒起一堵墙。不到万不得已,不是原则性问题,对孩子一定要和颜悦色。我很反感那种冷嘲热讽孩子的做法,尤其是某些幼教工作者板着面孔对孩子,给孩子无形中增加很大的压力。

  2.暂停——在孩子一时无法接受你的要求,甚至与孩子发生争执时,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你可以说:“我不想现在来处理这个问题,我们稍后再来谈论它吧。”冷处理反而收到奇效,孩子冷静下来的时候会主动向你示弱,这一点我深有体会。黄玺赫这一点很令我欣慰,因为他无论是做好事还是做坏事,他心里都是非常明白的,但他知错认错,态度还是非常诚恳的。我也明白他“犯坏”的目的一是引起家长的注意和惊讶,二是不知道如何与小朋友交往,造成一种冲突,引起对方的反应。

  3.道理——当孩子犯错误或行为无礼的时候,不要立即处罚他,应该以友好的口吻来教育他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和举止。“你玩完的玩具不应该随处乱丢,下一次请把它放入它应该放的地方。你的玩具架子才是玩具的家。玩完的玩具应该让它回自己的家,就像你一样,如果你在外面玩完了,我把你丢在街上不让你回家,你觉得对不对?”不要低估孩子的智商,你说的话他都明白,只是不善于表达。如果你将自己放在孩子的角度上会觉得讲道理会更容易接受。事后再批评,孩子会非常配合你,主动认错的。

  4.积极——不要这样来对孩子说,“我要说多少次你才会去刷你的牙齿呢?”而应该说,“去刷你的牙齿,我想知道你什么时候能完成,我想看看你是否可以刷得很干净。”不要将你的坏情绪传染给孩子,有的家长很容易发脾气,说话不注意分寸,顺口说出的话是很伤孩子的自尊心的。你所作的努力,夸奖孩子的十句也抵补不上对他的一次否定。

  5.解释——当孩子向你说他为什么这样做的时候,你应该给孩子一种解释的权利,让他简短地解释他为什么需要做这件事,之后向他解释清楚这样做错在哪里,他有没有理由这样做,以及正确的做法。不要错怪孩子,要分清事实,有良好的判断力。那天我带黄玺赫到东单公园,一位女孩的妈妈一个劲地说着自己的孩子:“别动小弟弟的玩具车,这样不礼貌”事实是,黄玺赫非常乐意与这位*姐分享玩具,两人情投意合,最后给*姐恋恋不舍地送到门口。

  6.珍惜——不应该将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孩子的不当行为举止上,其实每个冲突发生的时候,都是我们教育孩子的机会,你不要放过它,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因势利导教育你的孩子。黄玺赫骑自行车喜欢撞别人的车,这其实是男孩子皮肤饥渴的一种宣泄。过去有句话,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说的就是淘气的男孩子喜欢通过打架甚至挨打来达到皮肤接触的目的,这是婴幼儿心理学,今后我会全面揭示。那么我们家长能否用抚摸,按摩等方式解决孩子的这种生理需要呢?答案是肯定的。

  7.激励——可以通过一些只语片言来激励你的孩子,通过合作的方式来鼓励他的进取,类似的话语有:“你看,别的小朋友都能做,你一点也不比他们差,你完全能比他们做得更好,对不对?”黄玺赫曾经为不会骑自行车而懊丧,我对他说:“不要着急,你到三岁就会骑了。”结果他离三岁生日还有一个多月的时候掌握了骑自行车。

  8.尊重——如果你的小孩问:“在我们出去之前,我可以看完这部电视剧吗?”如果你还有一些时间剩余的话,应该让出一些时间来给你的孩子。你应该充分尊重孩子请求的权利。

  9.自律——当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要说:“你要是再这样,你就快该挨打了!”“还记不记得上次我为什么打你?”这种武力威胁实在是天大的错误,尤其更不应该提起以前给孩子造成的痛苦。武力威胁只能让孩子认为你是一个专制粗暴的家长,而越发拒绝与你合作。所谓的代沟不正是有些家长自以为是所造成的吗?

  10.环境——教育的方式方法应该多样化,在发现孩子犯错误时,不要每次都用一种面孔、一种说理的方式,孩子会感到厌倦。你完全可以变换一些花样,因事制宜,尝试孩子能接受的各种方式。比如问题出现时先简单处理一下。然后在有时间的时候再通过讲故事、做游戏、去动物园、参观博物馆、郊游等等形式,结合看到听到的事物深入地阐明你要告诉他的那个道理。在冲突的当口,往往孩子不容易接受批评,但是在事后进行这种耐心的教育,孩子就容易接受了。这其实是一种教育的艺术,是一种系统的学问,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孩子,而是要把他置身于民主、自由、和谐的家庭环境中,让他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予以有针对性地校正。

分享鸟叫声
点击右上角图标
分享给好友或朋友圈
知道了